上海居住证就是落户了吗
上海居住证并不等于落户。
“落户”指的是获得上海市常住户口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上海户口”,属于户籍制度中的正式居民身份,享有与本地户籍人口基本相同的教育、医疗、社保、购房、车牌拍卖等权益。而“上海居住证”是一种针对非沪籍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凭证,主要面向在沪合法稳定居住、就业或就读的外来人员。
上海居住证分为两种:临时居住证和上海市居住证(即积分制居住证)。其中,持有《上海市居住证》并达到一定积分(目前标准积分为120分)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部分市民待遇,比如子女在沪接受义务教育、参加社会保险、申请公租房等。但即便积分达标,也不代表拥有上海户口。
真正意义上的“落户”通常需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:
- 人才引进:针对高学历、高级职称或紧缺急需人才,符合条件可直接申办落户。
- 居转户:即“持有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”。一般要求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,缴纳社保和个税满7年,且满足中级以上职称或近4年有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两倍以上等条件。
- 应届生落户:符合条件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可通过打分落户。
- 投靠落户、结婚落户等:适用于特定家庭关系情形。
因此,虽然办理上海居住证是迈向落户的重要一步,尤其是“居转户”的前提条件,但它本身只是居住和工作的证明,并不改变户籍性质。只有成功申请并通过审批,将户口从原籍迁入上海,才算真正“落户”。
总结来说,上海居住证≠落户,它是通向落户的一块“敲门砖”,但不是最终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