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与北京作为中国的超一线城市,对大学生落户均有严格条件,政策逐年收紧,但均对高学历人才有一定倾斜。
上海市大学生落户条件(2024年主要政策):
-
应届毕业生:
上海重点支持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可通过“应届生落户”渠道申请。非上海生源应届生需满足《上海市积分制管理办法》,通常要求毕业于“双一流”高校或上海本地重点高校,且在校成绩、获奖、社会实践等综合评分达到72分以上(部分博士、重点学科硕士可直接落户)。 -
留学生:
国外高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,回国后2年内来沪工作并缴纳社保,社保基数达上年平均工资1倍以上,通常6个月可办落户。高水平院校(如QS前50)留学生可免半年社保。 -
在职人才:
一般需硕士及以上学历,在沪有稳定工作,单位具备落户资质,社保和个税缴纳符合要求,通常需累积数年。张江、临港等区域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,条件适当放宽。 -
其他渠道:
如创业落户、人才引进、居转户(7年社保+中级职称)等,适用于非应届大学生。
北京市大学生落户条件(2024年主要政策):
-
应届毕业生:
北京实行年度落户指标控制,由用人单位申报名额。通常优先考虑“双一流”高校硕博毕业生,本科需为顶尖高校(如清北复交等)。用人单位多为国企、事业单位、高新技术企业。竞争激烈,非京籍毕业生整体落户率较低。 -
留学生:
国外硕士及以上学历者,回国后2年内在京就业并缴纳社保,可通过留学人员落户渠道申请。通常要求就职于北京企事业单位,单位具备接收资质,审核周期较长。 -
在职人才引进:
硕士以上学历、高级职称或紧缺人才,可通过“人才引进”渠道申请,但名额极少,审批严格,通常需工作多年并有突出贡献。 -
积分落户:
针对长期在京工作的非户籍人口,按年龄、教育、社保、住所、纳税等积分,每年划定分数线。硕士+博士可获较多教育积分,但总分达标仍难,竞争激烈。
总结:
上海对应届生和留学生相对宽松,尤其对高水平人才有快速通道;北京则更看重单位资质和指标配额,整体门槛更高。建议大学生尽早规划,优先选择重点高校、高学历路径,并关注目标城市的人才新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