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一流医院”并非国家正式提法,通常理解为具备“一流医疗水平、一流科研能力”的高水平医院,或指依托“双一流”高校(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)建设的附属医院。上海作为中国医疗资源高地,吸引和建设高水平医院需满足多方面条件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
依托高水平医学院校
医院需与“双一流”高校(如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)的医学院深度绑定,成为其直属附属医院。这类医院可共享高校的教学、科研资源,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。 -
强大的临床实力
医院须具备国家级重点专科或临床重点专科,覆盖心血管、肿瘤、神经、器官移植等关键领域,年门诊量、手术量、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居全国前列,并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级以上。 -
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
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或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;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;在《Nature》《The Lancet》等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,具备成果转化能力。 -
高层次人才集聚
汇聚两院院士、长江学者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尖人才,建立结构合理的医疗与科研团队,具备博士/硕士培养资质。 -
政策与资金支持
获得上海市卫健委、发改委及教委等部门的规划支持,纳入市级医疗卫生布局;获得政府专项资金、土地、编制等方面倾斜,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引进。 -
智慧医疗与国际化发展
建设智慧医院,实现电子病历、远程医疗、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全覆盖;开展国际医疗合作,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事务,吸引海外患者,提升国际影响力。 -
区域引领与辐射作用
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,牵头医联体建设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提升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。
综上,所谓“双一流医院”落户上海,实质是通过高校—医院协同机制,整合政策、人才、科研与临床资源,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中心。目前上海已有华山医院、瑞金医院、中山医院等多家医院接近或达到这一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