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4年,上海落户政策持续优化,针对不同人群设有多元化落户渠道。所谓“公馆落户”并非官方术语,可能为误传或误解,实际应为“公共户”或“集体户”落户。上海并无“公馆落户”这一说法,但有通过人才引进、居转户、应届生落户、投靠落户等方式落入“社区公共户”或单位集体户的情况。以下是主要落户途径及最新要求简要说明:
-
居转户(居住证转常住户口)
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,缴纳社保和个税累计满7年,且最近连续缴纳社保满7年;持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证书;依法纳税,无不良记录。近年对重点机构紧缺人才可缩短至5年。 -
人才引进落户
适用于高层次人才、重点企业骨干、科技创新人才等。通常需本科及以上学历,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,在沪工作并缴纳社保,所属单位为经认定的重点机构。部分高技能人才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者可放宽条件。 -
应届毕业生落户
上海高校应届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一般可直接落户;本科毕业生需符合打分政策(如学校层次、学习成绩、用人单位资质等),达到标准分即可落户。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交大、同济、华师大六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。 -
留学生落户
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,在境外学习满365天,回国后2年内来沪就业并缴社保,缴纳基数达上年平均工资1倍以上,可申请落户。高水平院校包括世界排名前50、前100等。 -
投靠落户
包括配偶投靠、子女投靠、老人投靠,通常要求结婚年限、年龄、在上海有合法稳定住所等条件,审批较严格。
关于“公共户”:对于无房产或无法落入家庭户的人员,落户时可落入户籍所在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的“社区公共户”,具备与家庭户同等法律效力。
总之,上海落户以积分、人才引进、应届生、居转户等为主要方式,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对照人社局最新政策申报。具体细则可查询“上海人社”官网或“一网通办”平台获取权威信息。
